- |
研究成果: 近年來隨著微奈米科技(micro/nanotechnology)的發展,微奈流體學(micro/nanofluidics)的研究漸趨熱絡,特別是應用在生醫樣品注射(biomedical sample injection)、電化電池傳輸(electrochemical cell transport)及電子晶片冷卻(electric chip cooling)等系統的熱流場及其特性分析。本研究室於2005年首先探討微渠道(microchannel)內稀薄氣體(rarefied gas)完全發展浮力驅動流(fully developed buoyancy-driven flow),並於2006年進一步探討發展流(developing flow)之問題。2008年首先探討完全發展熱潛驅動流(thermocreep-driven flow),並於該年證明以Navier-Stokes統御方程式搭配Maxwell–Burnett滑動邊界條件的連體模式,其適用的Knudsen數可高達1.6,在標準大氣條件下,所對應的尺寸可小至41 nm。以此模式為基礎,於20102011、2013、2014及2015年延伸探討二階(second-order)邊界條件對強迫對流(forced convection)及混合對流(mixed convection)在不同熱邊界條件下之影響。除此之外,於2012及2013年首先探討微渠道內電磁驅動力(electromagnetic driving force)及焦耳加熱(joule heating)對發展及完全發展強迫對流之影響。於2015年開始探討奈米流體(nanofluid)於微米尺度流動及熱傳(microscale flow and heat transfer)之問題。 |
圖示說明 |
˙微流體學•奈流體學 |
![]() |
˙微流體學•奈流體學 |
|